欢迎访问安远党务公开网!

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25日 11:42:02
分享到:

核心阅读

中国式现代化顺应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一系列创新突破,为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指引、注入了强劲动力,深刻影响世界现代化进程。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孜孜以求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支撑。

顺应共产党执政规律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党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和价值取向,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得以形成和拓展的根本保证。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造福人民,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重要论述深刻体现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本质要求,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彰显了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的性质和宗旨、初心和使命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团结带领人民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迈进。

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解放全人类为己任,实现这样的崇高使命必定要经历漫长的历史进程,需要划分若干发展阶段,针对不同阶段发展目标作出顶层设计。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围绕共同的、明确的发展目标一以贯之接续奋斗,深刻体现共产党执政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长期执政相较于西方政党轮流执政的显著优势之一。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党顺应共产党执政规律,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团结带领人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中国成立后,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四个现代化”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以贯之的主题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毛泽东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致开幕词时强调:“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的基础上,我们党根据我国发展实际将党的奋斗目标凝练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目标集中而鲜明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战略部署,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径,也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内在要求。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党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度重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范畴,既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重要探索和创新,也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强保障。

顺应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顺应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出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探索、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一系列新的特征。例如,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文明体系内部的协调和均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贯彻协调发展理念的重要成果。又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成果。这一系列新特征,从理论和实践上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注入鲜明时代内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地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鲜明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进一步明确了推进共同富裕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促进共同富裕,深刻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本质规定性,在理论和实践上深化和拓展了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独立自主选择现代化道路,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

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实现现代化的途径具有多样性,不同国家和民族应从自己的历史传统、现实国情出发进行选择,而不能将某一种现代化模式、现代化标准定于一尊、奉为圭臬,更不能以霸权手段将某种现代化模式强加于人。不同国家和民族现代化道路不同,文明形态也存在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特征,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现实国情决定我国在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不可能照搬他人的现代化道路,而必须依据国情走自己的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正是将走自己的路作为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我们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形成的伟大成果,丰富了人类文明迈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和平与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顺应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一系列创新突破,为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指引、注入了强劲动力,深刻影响世界现代化进程,展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