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观众是从昆剧《十五贯》开始认识昆曲和“传字辈”的。周传瑛、王传淞、包传铎、周传铮等艺名中都有一个“传”字,所以人们把他们这个艺术家群体称为“传字辈”。
苏州昆剧传习所的建立和“传字辈”艺术家的涌现,在中国昆剧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传字辈”是昆剧史上的一个传奇。
“传字辈”艺名的由来
“传字辈”艺名的由来要从苏州昆剧传习所谈起。昆曲元末明初,起源于苏州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从明天启元年到清康熙末年100年间为极盛时期。清代中叶(乾隆年间)以后,昆曲逐渐由盛而衰,到清代后期,昆曲班社大量减少,在苏州、上海仅存大雅、全福等几个班社,盛行一时的昆曲面临着消亡、失传的危机。
为了抢救昆曲,能让昆曲这一古老的艺术得以传承下去,1921年8月,苏州的有识之士和昆曲爱好者贝晋眉、张紫东、徐镜清等发起在苏州创办了苏州昆剧传习所。参与者还有徐凌云、吴梅、孙咏雩等约20人,上海实业家穆藕初等也予以资助。所长为孙咏雩。传习所的教师都是昆曲名班全福班后期的艺人,如沈月泉、沈斌泉、吴义生、尤彩云等。第一次招生20余人,学员都是十三四岁的贫苦子弟,一部分是全福班老艺人的子弟或亲戚、邻居。据倪传钺先生回忆,当时学员一律住宿,膳食由传习所提供。业务课主要是拍曲子、走台步、练武功,还要求学员学文化、学音韵、学武术。
传习所成立后,学员经常在苏州、上海、杭州等地实习演出,开始时学员没有艺名,都用真名。如1922年2月,传习所首次到上海大富贵酒家堂会演唱,节目有朱祖睿、周根荣的《寄柬》《佳期》等。在这一年的稍晚,传习所开始给学员取艺名。学员姓氏不变,只改名字。为了体现传习所薪火相传的宗旨,学员艺名的第二字统一都有一个“传”字,而第三字则是按行当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偏旁。
小生行用“玉”字偏旁,以示“玉树临风”,如顾传玠(原名顾时雨)、周传瑛(原名周根荣)、顾传琳(原名顾时霖)、赵传珺(原名赵洪钧)等;旦行用“草”字头,取“香草美人”之意,如沈传芷(原名沈葆生)、张传芳(原名张金寿)、朱传茗(原名朱祖睿)、姚传芗(原名姚兴华)、方传芸(原名方三寿)等;老生、外、末、净行用“金”字偏旁,取意“黄钟大吕、铁板铜琶”,如郑传鉴(原名郑荣寿)、倪传钺(原名倪筱荣)、薛传钢(原名薛森宝)、邵传鏞(原名邵锦元)、施传镇(原名施培根)等;副、丑行,用“水”字偏旁,以示“口若悬河”,如王传淞(原名王森如)、华传浩(原名华福林)、周传沧(原名周巧生)、顾传澜(原名顾根祥)等。除了中途退学的之外,当时取有“传”字艺名的学员有37位。这些艺名是由穆藕初请上海曲友、语文教师王慕喆先生所取。
“传字辈”的培养和兴盛
1926年,传字辈学员满师。满师前,应邀到上海新世界游乐场演出,每天日夜两场,很受欢迎。通过几年的学习和演出实践,传字辈的演员逐渐成长起来,在昆曲表演方面到达了相当的水平,其中顾传琳、顾传玠、朱传茗、周传瑛、张传芳、施传镇、王传淞等崭露头角,渐有名声,其他演员也颇受好评。
在新世界演出没几个月,北伐战争打响,上海不少戏院停业,1927年传字辈结束演出,回到苏州。学员们就算结业,结业时学生约48人。
1927年下半年,穆藕初的纱厂相继倒闭,传习所由上海大东烟草公司总经理严惠予和原上海江海关监督陶希泉二位接办,仍由孙咏雩负责日常事务,并请俞振飞为顾问。他们随即组班成立“新乐府”,由沪上曲家张某良、俞振飞、吴吾尊、沈吉诚等人组织维昆公司,斥资2万元改建上海广西路的笑舞台,其全称为“笑舞台新乐府昆戏院”,“传字辈”艺人40余人为该班主要演员,12月13日开幕演出。周信芳题赠:“古乐中兴”,徐志摩、陆小曼等名流出席观看。1928年4月起,新乐府又游演于上海青年会、新世界、大世界及苏州青年会等处。由于阵容强大,剧目丰富,反响很好。顾传玠、朱传茗、张传芳一生二旦走红成名,一时知音咸集。
1931年6月,新乐府因故散班。传字辈的骨干演员又组班进上海大世界演出,戏班取名“仙霓社”。由郑传鉴、倪传钺主持社务,顾传澜值戏码。仙霓社还吸收了“小传字辈”的一批演员以及原全福班的老艺人等。最多时,社员有30余人。仙霓社除了演出传统折子戏外,还努力排演新戏,如《一捧雪》《描金凤》等,扩大了剧目,并在艺术上有所改革。
当时正值抗日战争前夕,社会动荡,戏曲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仙霓社在上海大世界、小世界、大千世界等处相继演出,仍难以长期立足。1937年抗战爆发,战火燃至上海,仙霓社正在小东门福安游艺场演出,遭日寇飞机轰炸,戏箱全部化为灰烬。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仙霓社即告散尽。仙霓社的成员和其他传字辈的演员各奔东西,散落各处,有的甚至贫病交迫,冻饿而死在上海街头。
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昆曲艺术枯木逢春。传字辈艺人大多流落在江、浙、沪一带,三地政府及时安置了他们。在上海的传字辈演员集中到了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戏曲研究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传字辈又成为复兴、继承昆曲艺术的中坚力量。首先是在舞台上恢复演出传统的昆曲剧目和整理改编的剧目,如1955年,浙江国风昆苏剧团(后改建为浙江昆苏剧团)改编演出了《十五贯》(由周传瑛、朱国梁、王传淞、包传铎等主演),被誉为“一个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其后,相继成立了江苏省苏昆剧团、北方昆剧院;湖南举办了湘昆学员训练班等。至1960年,全国有昆曲专业工作者六七百人,加上业余曲社,已近千人。
续写昆曲的传奇
传字辈艺人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传字辈在传授昆曲技艺、培养昆曲艺术的接班人方面,更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954年华东戏曲研究院开办昆剧演员训练班,从全国调集传字辈任教,1955年上海市戏曲学校成立,昆剧训练班转为戏校第一届昆剧班,由朱传茗、沈传芷、张传芳、华传浩、郑传鉴、倪传钺等11位传字辈艺人担任教师。第一届昆剧班(后称昆大班)学员50余名,8年制,培养出了一批优秀昆剧人才,如官生蔡正仁、巾生岳美缇、老生计镇华、顾兆琳、闺门旦华文漪、张洵澎、蔡瑶铣、贴旦梁谷音、武旦王芝泉、净角方洋、丑角刘异龙、武丑张铭荣等。这批学生由传字辈艺人精心传授了250余出折子戏。
这一批演员扮相俊美,嗓子好,基本功扎实,而且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创造能力。1961年秋毕业后组团公演,立即轰动了上海,不久赴香港演出,又誉满港九。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昆大班的演员一直活跃在舞台上,演出了大量的昆剧传统剧目和新编剧目,成为一支劲旅。他们之中有12人为被评为一级演员,7位荣获梅花奖,6位荣获白玉兰奖,被全国教育界公认为“成材率最高的班级”。
1959年,上海市戏曲学校又招收了第二届昆剧班(称昆小班),培养出了张静娴、陈同申、段秋霞、史洁华等一批人才。另外一些传字辈老师在苏州和浙江也培养出了“继字辈”“世字辈”等一批昆曲精英,他们中有张继青、柳继雁、潘继正、尹继芳,朱世藕、汪世瑜、沈世华、张世铮等。
1981年末至1982年初,文化部提出“抢救、继承、改革、发展”的昆剧工作方针,强调要把抢救放在首位,传字辈周传瑛、王传淞、姚传芗、郑传鉴、方传芸、倪传钺及王正堃等向上海昆剧团的演员传授濒于失传的昆曲折子戏。
1986年1月,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成立,周巍峙任名誉主任,俞振飞任主任。4月,在苏州主办第一届昆剧演员培训班,传字辈老艺人通过艺术传授,又抢救了一批濒于失传的剧目。
1986年12月,指导委员会在上海举办第二届昆剧演员培训班,各地的学员70余人。郑传鉴、王传蕖、邵传镛、周传沧等主教了20个传统折子戏。通过这些活动,上昆能演的折子戏从250余出增加到300余出。
传字辈承上启下的风气还产生了连锁反应,以上海为例,昆大班、昆小班的艺术家又接过接力棒,担负起培养年轻一代的任务。粉碎“四人帮”后,上海戏校相继办了昆三班、昆四班、昆五班,培养出了张军、黎安、沈昳丽、余彬、谷好好、袁国良、吴双等一批新秀。致使昆曲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江苏、浙江等地也涌现出一批新秀才俊。
20多年前,我国的昆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化,以及近年来昆剧推广活动的展开,昆剧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群,生存状态有了很大的改观。“传字辈”的几代传人正在努力续写昆曲的传奇。(沈鸿鑫)